2019年7月1日。“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在会上指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用肥滥施大量元素肥料,缺少中微量元素肥的补充。
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长期作为配角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如何实现与大化肥的优势互补、强强联盟,如何在化肥行业中定位自己并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尤为重要。
据调查,我国85%左右的耕地严重缺乏中微量元素,向土壤中补充中微量元素刻不容缓。
作物营养元素的划分,在此次会议上,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广武研究员的报告认为,目前中微量元素缺乏已成为制约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是中量元素镁、硫;微量元素硼、锌和锰在土壤中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中度缺乏”的状态,微量元素中,硼缺乏最严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测土数据也印证这一观点,我国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临界值以下的土壤面积分别达到64%、53%、40%、31%、48%、25%、41%、84.5%、60%。这也导致目前缺乏中微量元素地区的作物、土壤急需得到系统的营养补给,避免作物生长环境、土壤质量进一步恶化。
降“大”补“中微”时代来临
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发达国家已走出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时代,进入精准、平衡施肥阶段。而从国内目前的施肥情况来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流,中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不足,俨然是配角。